理念與目標

臺東縣社區大學辦學理念與發展目標

  依據「社區大學發展條例」第 3 條規定,為推展臺東縣終身學習,設置「台東縣社區大學」(以下簡稱本社大),辦理目的在推廣終身學習,解放知識,營造學習型社區,催生學習型公民。
  綜合臺東地理環境與人口結構,臺東縣地形狹長,雖為全台第3大縣,但全縣總人口數僅217,408人(統計數據參考至108年8月底止),又其中52%(約105,276人)人口居住在臺東市區;從現住人口年齡分配(以107 年底止統計數據)來看,50-54 歲人口比例最高,佔8.2 %,其次是 45-49 歲與 55-59 歲的人口,均佔全縣人口的佔8.1%;此外,臺東縣有15個鄉鎮屬於原住民鄉(有6個族群),全縣原住民族人口數至107年底合計79,235人,佔全縣人口比例近36% 。
  依上述人口特性描述,顯見臺東縣是一個受限地理因素,人口極度分佈不均,主要人口結構又落在中高齡層,且是一個族群結構多元的縣市。
  據此,臺東社大試圖結合學術機構、公部門、第三部門的力量,以學習共同體的方式,透過學習轉化為行動,強化在地認同、培育地方人才、發展地方文化與地方知識學,透過行動效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,逐步落實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。因此,本社大辦學願景在營造臺東縣為東臺灣一所全民共學、自然共生、社會共榮的社區終身學習機構。

一、辦學理念
臺東社大辦學理念為透過 「實踐在地關懷, 參與社區永續發展 」,尊重臺東多元族群特性,並藉由多元化課程「提昇公民素養,促進 公共參與」意識,打造臺東成為一個「推動終身學習,打造學習型社會」的縣市。
●「實踐在地關懷,參與社區永續 發展 」
重視臺東在地多元族群 特色 ,看見與關懷在地需求,行動參與實踐社區永續發展。
●「提昇公民素養, 促進公共參與」透過多元化課程與活動,提昇民眾公民素養 ,落實公民教育,打造知識解放公民社會。
●「推動終身學習,打造學習型社會」推動縣民自主學習,打造以在地知識為核心, 與國際同步發展為自主學習縣市 。


二、發展目標
本社大依據辦學願景與理念,且參酌臺東在地人口結構、地理人文特性,訂定 6 項發展目標,同時做為社大開課時的參考基準。

(一)推動多元族群語言學習,實踐族群文化傳承
臺東縣 有 16 鄉鎮市,其中 15 個鄉鎮市為原住民鄉,除了 7 個原住民族群外 ,尚包括客家、閩南、新住民等族群,堪稱多元文化代表縣市。因應地方特色, 臺東社大致力推動多元族群的語言, 透過語言學習豐富文化素養以實踐文化傳承 ,拓展多元文化國際視野。

(二)連結地方文史文史與產業與產業,構築臺東生活地方學
從地方文史、產業發展到城市城廓風貌變遷等面向,與 民眾 一同探索這塊由大量移居人口構築而成的城市風貌,從 learn about 臺東到 learn through 臺東,發展屬於「臺東生活」的地方知識學。

(三)參與關懷弱勢族群社區服務,提供學習資源習資源
從人口結構來看,臺東主要人口落在中高年齡層為主,顯見長照與照護等議題重要性,臺東社大與不同 公私單位合作, 藉由不同型態課程或 策略合作模式 ,為特殊或弱勢族群提供學習資源。

(四)關心山海環境,以行動守護地方
推動「雋永山海」學程,搭配地方學,從認識臺東自然環境,到討論地方環境議題 ,培養民眾具有關懷環境的情感與價值觀,提升對環境的責任感 ,落實以行動守護臺東山海,並融入 具全球思維之國際觀, 達到關心環境永續之公平正義 。

(五)培育現代公民素養,拓展國際觀的多元社會拓展國際觀的多元社會
藉由多元化課程與活動,培育民眾具備公民素養知能,引領民眾看見與關懷在地,提昇參與公共事務意願,進一步跨越國界籓籬, 以開放的態度 尊重與理解差異、拓展臺東為具有國際觀的多元社會。

(六)打造終身學習城市,營造永續學習環境
臺東地理狹長,且超過50%人口集中於%人口集中於市區,臺東社大以「行動教室」概以「行動教室」概念,重視在地需求,同時鏈結在地教育資源,重視在地需求,同時鏈結在地教育資源,補強臺東地區回流教育資源不足,致力普及在地民眾終身學習機會。
就最終發展目標,期望臺東社大成為改變地方的媒介或力量,而改變不僅就最終發展目標,期望臺東社大成為改變地方的媒介或力量,而改變不僅是個人,更重要的是回應地方需求,讓社大和地方產生「在地連結」,透過多元場域課程或實作,讓社大內各個成員都能了解地方脈絡、理解地方問題,從社從社大內走社大外,所有人大內走社大外,所有人都能成為地方永續發展參與者與協力者。